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聚焦 | 做浙外治理的主人翁、做浙外历史的主人公 ——浙外举办第六期“校长有约”交流会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4-20  点击:

校园里的春日景明,美在盎然春意,更美在浙外学子对学校的热爱与期待。4月17日,学校举行第六期“校长有约”交流会。会上,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听取了校园提案大赛学生项目分享,与师生共商校园发展。校党委副书记徐勇主持。

“这是你们对学校发展的热忱关切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彰显了浙外学子‘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担当与风采!”张环宙充分肯定学生提案中扎实的调研工作、数据分析和创新的意见建议。她强调,大学之道不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为师生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充满温度的学习成长环境。各单位要积极倾听师生声音,及时回应师生关切,用心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学生参与校园治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校管理等方面,张环宙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成为参与浙外治理的主人翁。浙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共同家园,需要每一位浙外人对校园治理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贡献。要以校园治理为契机,深度参与到校园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中。二是希望同学们成为浙外历史的主人公。要树立“今日我以浙外为荣,明日浙外因我而荣”的信念,不仅要做浙外历史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浙外历史的主角。确立更大的志向、更高的抱负,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是老师要做好学生成长的助力者、守望者。要牢记育人初心,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家长意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暖港湾,让同学们的“愿望清单”变成触手可及的“幸福清单”,真正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会上,学生代表们从学科竞赛、职业规划、图书馆优化、课程设置、餐饮国际化等角度出发,为学校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中文学院林易霏同学围绕学生竞赛信息问题,提出信息共享、以赛促学,建立“紫苏竞赛”校级交流平台的提案;商学院、创业学院叶蔚彤同学提出搭建“以需求为导向,初步摸排-动态调整-干货输出-个性辅导”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实现“职”不待我,只争朝夕;英文学院王志扬同学围绕图书馆与学生的信息差问题,分享设立图书馆学生馆长的提案,让阅读与悦读双向奔赴;教育学院邵佳琪同学关注“艺术小白”的同学需求,期待设立美育技能通识课,让同学们向美而生、与美同行;中文学院黄同领同学以“舌尖上的浙外国际味”为题,提出推动校园餐饮国际化建设的建议。

现场,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校园治理学生观察员认真凝听,并互动交流。

会上,张环宙还为提案学生颁发了“校园学生治理人”聘书。学生代表也向张校长赠送手作鲜花摆件,表达对学校70周年校庆的美好祝愿。

据悉,本次校园提案大赛鼓励学生以校园主人翁姿态参与校园治理,深入开展调研,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39份关于学术竞赛、后勤保障、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校园提案,彰显了浙外青年的责任担当。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屠立达,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陆卫斌,教务处处长吴玲,团委书记陈超,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晨,图书馆馆长马新生,后勤服务中心主任丰翔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