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我们苗族的服饰,更是民族历史的缩写......”“港口的变化是数字的呈现,也是“八八战略”赋予的质变!”近日,在2025年度浙江外国语学院思政微课大赛决赛现场,来自全校的9名教师、11名学生在讲台上用新颖的故事、生动的语言,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触动心灵的思政课。

如果青春是珍宝,在国际商学院、创业学院陶张静娴老师的眼中,是万千“珍珠女孩”扎根乡野的璀璨;如果青春不被限定,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郝景诗同学为五四运动的青年战士们勾勒出百年前的朋友圈;如果青春与历史相遇,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邵广妍同学穿越良渚五千年文明,从遗址保护到文化共富中找寻青年足迹。
又或者提起浙江印象,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伟信老师在“一根鞋带”里找到从“浙”里到世界的拼搏基因;文化和旅游学院李宛颖老师在‘浙’里伞下发现非遗技艺守正创新,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东方美学;在当前火热的杭州“六小龙”的身上,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朱书凝同学解密人工智能时代浙江何以为的故事。
在历史回望中,教育学院林雨婷同学手握《中国妇女报》,重温“女儿红淬就的时代芳华录”;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徐奇阁老师在大运河与时代发展同频变迁里找寻属于大运河的“只此青绿”;艺术学院葛昊毅同学触摸到了扎根大地的温度,在家乡红薯片的兴盛更替中发现青年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新使命......

在场观众惊叹于青春故事散发的熠熠光彩,亦沉醉于参赛选手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与演绎,献上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选手风采
教师组特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伟信
《一根鞋带系牢浙里与世界》
教师组一等奖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陈宗正
《一把炒面一把雪:
舌尖上的家国记忆》

国际商学院 陶张静娴
《珠光映初心,桑梓谱华章》
教师组二等奖

教育学院 王一博
《在AI时代闪耀文化自信之光》

国际商学院 李蒙
《代码里的四千精神:
一条科技小龙的丝路长征》

文化和旅游学院 李宛颖
《“浙”里伞下有乾坤》
教师组三等奖

国际商学院 陈姬忠
《新时代青年: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
传播传统文化》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徐奇阁
《碧波连古今,千年运河话共富》

艺术学院 郭振浩
《绿色革命的生态密码
——从浙江出发》
学生组特等奖

教育学院 林雨婷
《女儿红淬就的时代芳华录》
学生组一等奖

国际商学院 张哲玮
《夕阳无限好,“浙”边风景亦好》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朱书凝
《以“杭州六小龙”
解锁八八战略中的浙江密码》
学生组二等奖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龙文星
《文脉绵延,熠熠重光
——“穿”着历史跑向世界》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俞陈诺
《数字浪潮涌古镇,世界对话汇潮声》

教育学院 蒋紫晗
《“浙”艘船,“码”力十足》
学生组三等奖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金祝瑜
《在中外青年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邵广妍
《“青”力相助,
“渚”就文化共富新画卷》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孔乐多
《春“运”有情,“联”系文化》

艺术学院 葛昊毅
《青春力量,点亮佐村“薯”光》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郝景诗
《青衿志远擎赤帜,丹心向党绘宏章》

宣传部,学工部、学生处,马院,团委、关工委等部门代表担任比赛评委。各学院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等现场观摩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