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聚焦 | 我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再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荣誉称号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3-14  点击:

近日,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创作的视频再次荣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优秀宣讲视频”称号。

自团队2024年5月第二次入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以来,致力于“积极探索如何用好大系成果,讲好国宝故事、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品牌出海与文明交流互鉴”。团队积极面向西班牙、哥伦比亚、法国等来华交流团,比利时政要,波兰总领事,华人华侨,大中小幼师生,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居民等,以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现场宣讲、视频展示”,利用德、法、西、意、葡、英、中等多语种,在杭州、义乌、丽水等地,开展“分众化、区域化”精准传播,累计受众1万余人次。

活动相继被中国教育在线、潮新闻、杭州新闻等媒体报道。团队还撰写了“货郎故事与青田侨乡”“货郎故事与义乌商魂”“货郎故事与中国汉字”“古代中医药文化”“古代汉服文化”“中国茶文化”“古人山水情趣”等7个专题脚本,内容详实、生动有趣,并形成成果画册。

22意语1班 竹成馨:

加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两年,我深感责任与收获并存。这段经历是文化传播的实践,让我更深刻理解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层意义。在与中外观众交流时,我逐渐学会如何寻找文化共鸣的切入点,用更贴近受众思维的逻辑传递画作背后的历史厚度与人文精神。在团队协作中,不同的视角碰撞让我意识到,跨文化传播需要语言能力、艺术感知与传播策略的融合。每次看到外国友人面对中国古画或惊叹,或联系到他们国家同主题的绘画进行比较时,我都真切感受到文化交流的双向力量。

22德语1班 吴柯亲:

加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的两年,是我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起初,我心有期待却也忐忑,担心无法准确传递国宝背后的文化魅力。但在一次次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表达,如何与不同的听众交流;在讲述不同主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传播的价值。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提升了知识和能力,更让我坚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我相信,文化的力量在于分享,而我愿意做一个讲述者,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23俄语2班 钟泽华:

能够再次参与我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我感到十分荣幸。如果说在上一年度的宣讲中我还只是个菜鸟,那么这一年度的我已经更加成熟。随着我的外语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参与有关宣讲活动经验的积累,“大系”宣讲不仅让我成为了更加有力、更加熟练的文化传播者,还加深了我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我的艺术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23意语中外2班 顾禾玢:

作为一名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加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的经历,为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参与宣讲活动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而我们小语种学生就是连接宝库与世界的桥梁。通过讲述国宝故事,我不仅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还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未来,我愿继续在这条传播之路上前行,让更多人听到中国国宝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3法语2班 刘姝珩:

通过参加“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播的深远意义和多元价值。在活动中,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解读中国古画的深厚文化底蕴,使中国文化的魅力跨越语言和地域的界限,触及更广泛的国际观众。通过这次经历,我认识到,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我们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搭建理解的桥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普遍价值。这不仅仅是文化的输出,更是心灵的对话和文化的交融。

22德语1班 廖桐:

加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与自我提升之旅。我深入了解、研究古画古籍,仿佛与古人智慧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对话。面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我努力用简洁语言传达古画内容及情感,成功激发外国留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对这段经历的认可。这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全新认知。每一次宣讲,都是对文化的传承;每一次交流,都是不同文明的碰撞融合。未来,我愿继续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22西语1班 马小小:

参与“大系”宣讲团的经历,无疑是我人生中一段熠熠生辉的宝贵旅程。它让我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的跨越,深刻体会到外语专业知识在文化交流领域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当我运用课堂所学与外国友人侃侃而谈,看到他们因我的讲述而对中国文化展现出浓厚兴趣时,那份成就感和满足感难以言表。这不仅是对我语言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文化传播成果的认可。

23意语中外2班 虞心然:

在"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中,我深切感受到语言专业与文明传承的交融。在筹备宣讲时,团队反复打磨讲稿,既要精准传递技法精髓与古人生活气息,又需构建跨文化叙事逻辑。每次调整宣讲视角、优化展示内容,都深化着对"文化使者"的认知——我们不仅是古画解说者,更是文明密码的转译者。当看到观众们驻足画作前沉思,千年丹青仿佛在我们声音中焕发新生。这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讲好中国故事既需扎根传统的文化自信,更要创新表达方式,让爱国情怀在文明对话中永续流淌。

23法语1班 马晴雨:

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的经历让我收获良多。在宣讲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些画作不仅仅是流芳千古的艺术珍品,更是让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图腾与文化密码。与一幅幅跨越千年的丹青长卷对话,让它们的故事因为我的讲解而被更多人知晓,我深感自己不仅是一名志愿宣讲员,更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讲述者。在用我所学的语言为外国友人讲解时,在看到观众们在画前驻足凝视,听着我的讲解若有所思,好奇地提出更多问题想要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我感受到语言真正成为了文化沟通和文明交流的桥梁,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正在悄然传递。

23德语1班 梁铭昊:

加入浙外西语学院“大系”国宝故事宣讲团的经历,于我而言是专业成长与文化认知的双重进阶。在这个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外语作为文化桥梁的意义。那些古画中的历史脉络、艺术匠心跨越了语言鸿沟,成为文化对话的载体。这不仅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有力媒介,更让我懂得: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需要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