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笃志前行,以青衿之志追梦圆梦
他全力以赴,多领域积蓄蓬勃动力
他坚守初心,做步履铿锵的追光者
他曾担任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手
志愿服务时长超700小时
现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
荣获多项
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
他就是
公益之星 俞小磊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笃行奉献初心,奔赴灿烂未来。自进入浙外,俞小磊就致力于各类赛事的志愿服务和学科竞赛。回顾志愿服务历程,其间不乏困难,但他视挫折为成长的敲门砖,将磨砺转化为人生的动力。他在困境中坚守岗位,以顽强毅力跨越重重障碍,彰显青春力量,展现浙外风采。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大多繁杂琐碎,但他始终秉持“助人为乐”的信念,以坚定毅力踊跃参与志愿活动。对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心,俞小磊这样概括:“怀着赤诚之心,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向他人施以援手”。“一日志愿者,一生志愿者”,他将志愿精神扎根灵魂深处,将坚韧、奉献、友爱、互助的优秀品质深植血脉,向外展现浙外青年最美风范。同时,俞小磊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从中挖掘自身潜能,感受时代脉搏,不拘泥于小我,让志愿服务成为浙外学子们大学生活的闪耀勋章,助力浙外青年迈向精彩未来。

坚定理想 奉献担当
坚定理想信念,传递青春力量。在思想层面上,他加入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校博雅人才学院。在提高自身思想境界的同时,俞小磊积极将理论付诸实践,他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赴延川梁家河、延安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参观寻访、理论宣讲等活动,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教育,其所在团队获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立项。对于俞小磊来说,不论是社会实践还是国际赛会志愿服务,这些充满意义的活动都能激发他的灵感和思考。他曾担任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火炬手,回忆参与火炬传递的过程,俞小磊在那一刻深刻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浙外“小青荷”群体,手中传递的不仅是象征着亚残运精神的火炬,更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此外,他深知居其职,担其责,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任职期间,他积极协助老师组织开展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表彰大会暨青春宣讲活动、团代会、“和山美育”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

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锻造卓越品质,温暖前行之路。在公益事业中,俞小磊参与服务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等大型赛会,服务时长超700小时,曾担任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手,个人获评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中,他曾任获丽水市莲都区团委碧湖镇碧一村团支部兼职副书记,在报名的信件中,他写下“生长于斯地,纵在外求学数年,仍心根家田,魂萦乡土。我志愿为家乡人民服务,共探共富之路”。在他看来,基层蕴含无限潜力与可能,民生小事皆为成长“练兵场”。俞小磊期望以自身所学,为家乡焕发新姿,尽自身绵薄之力,为乡亲们创造更富足、更便携的生活。在职期间,他深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家乡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展望未来,他将继续坚定不移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勇于走出舒适区,以努力续写灿烂的青春奋进篇章!

Q1您是公益领域的佼佼者,几乎参与了近年各类耳熟能详的大型赛会志愿者服务,请问您如此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心是什么?您有什么想对后辈中热心志愿服务的同学们说的?
A“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的初心,归根到底,便是怀着赤诚之心,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向他人伸出援手。志愿服务能充实丰盈我们的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增厚人生经历。秉持“助人为乐”的信念,小事也能温暖人心、收获快乐。“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活亮色,不仅能见识世面,还能淬炼自我。其间能结识伙伴,收获成长经验。浙外的志愿活动很丰富,同学们应鼓起勇气踊跃参与,用心去感受过程点滴,挖掘自身潜能,让志愿服务化作我们大学生活的闪耀勋章,助力我们迈向精彩未来。
Q2在浙外小青荷、小梧桐的团队中都有您的身影,在参与了这么多公益领域相关活动后,您应该相较最初参与志愿服务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分享一下您认为志愿工作给您以及其他大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吗?
A志愿工作给我带来了性格塑造与能力拓展。曾经内向、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我,因志愿服务变得开朗自信,沟通协调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面对突发状况也能冷静应变,收获课堂外宝贵的实战经验。志愿服务还为我开启认知新窗,许多同学此前社交圈狭窄,在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志愿服务后,得以接触前沿政策动态走向、领会国家发展战略布局,感受时代脉搏。这些经历与感悟让我不再困于小我,有了助力社会进步的渴望。
Q3在参与公益活动之时,总有一些感触颇深的瞬间,在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是否也改变了您对待日常生活及课业的态度?
A服务亚残运会期间,白岩松在签字薄中写下“亲和青荷”,并在分享会中说到:“一日志愿者,一生志愿者。”其中蕴含的志愿精神深植志愿者们血脉之中。而坚韧、奉献、友爱等优秀品质扎根志愿者们灵魂深处。回望志愿服务历程,其间不乏困难。可我心底不服输的劲和对志愿信念的执着坚守,让困境成成长试炼场,再难也能跨越。也正因这些磨砺,让我摒弃了在面对课业难题时的畏难情绪。如今,我可以以热情、严谨的态度钻研知识。我已然深刻领悟到,知识不仅是个人开辟未来的利刃,它更是在黑暗中点亮希望的光。
Q4在参与了这次公益之星评比活动后,相信您也对公益之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您认为当代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A热忱之心是基石。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大多繁杂琐碎,只有怀揣对助人的热忱之心,将每一次服务都视为珍贵机会,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用热情温暖受服务对象。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可或缺。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遭遇诸多挑战。青年们需要有咬牙坚持的劲,视挫折为磨砺。在困境中坚守岗位,以顽强毅力跨越重重障碍,彰显青春力量。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每一项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离不开团队力量,成员们优势各异。要懂得倾听、尊重,汇聚众人智慧,为达成目标共同发力,让合力效应在活动中尽显。

热情沉稳,奔赴自己所爱
坚持守望,注目月辉恬然
焕青春之光,行大爱无疆
塑担当,聚群力,筑同心
于公益前沿砥砺奋进
谱写无愧使命的青春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