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聚焦 | “浙外之星 传播之星”吴奇:在国际交往互动中传播中国声音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1-16  点击:

他从容对话,跨越山海架桥梁

他真诚交流,国际盛会绽光芒

他坚守使命,文明薪火传八方

他参与

10次国际志愿者服务

3次国际商务项目

2次国际访学项目

1次国际媒体采访报道

收获2封国际官员感谢信

国际友人遍布14个国家

他就是

传播之星 吴奇

媒体融合,构建桥梁

在“融媒+”表现形式极大丰富的当下,新媒体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感召力创造了良好机遇。2024年8-9月,在中国-塞尔维亚青年国际文化交流营中,吴奇担任新媒体运营团队负责人及随行接待翻译,见证并参与接待武契奇总统亲自送行的第一批100名塞尔维亚官方来华青年的重要时刻。以专业翻译和热情服务让塞尔维亚青年感受到中国友好,被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形象荣登敏实集团官方全球海报。同时,独立打造“中塞交流圈”国内外4个相关活动账号,9天发布视频20+,抖音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21.7万,有力传播中塞青年交流的文化与成果。他用自己的视角,让中外交流文化传播更为鲜活生动,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和中塞青年的美好情谊。

融情志愿,沟通世界

国际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结交国际友人、弘扬中华美德的重要渠道。作为我校优秀国际志愿者之一,2023年4月,吴奇担任浙外志愿者学生领队参加杭州亚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积极发挥组织协调能力与专业语言优势,确保志愿服务有序开展。2023年6月,新华三集团2023领航者峰会,他担任客户支持部国际服务组组长,以专业和负责的态度成为唯一的一等志愿者,为国际服务贡献力量。2023年11月,第五届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他担任外资企业家随行翻译,助力商业洽谈顺利进行。在2023、2024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他担任重要嘉宾联络服务志愿者,凭借真诚与专业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他不断在各类国际盛会中展现专业素养,凭借满腔热忱架构起传播的桥梁,打破国际交流壁垒,促进相互理解与合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锐意进取,未来可期

正如吴奇所说,“无论是国际盛会、跨文化交流活动还是日常的商务洽谈,我都努力抓住机遇、提升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校内,他利用外国语高校优势,与留学生积极沟通;在校外,他积极应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TikTok工会与国际友人做朋友。在未来的传播道路上,吴奇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进一步参与 “中塞交流圈” 等项目,丰富内容形式,吸引更多中塞青年参与,促进两国文化的深度交流。另一方面,他打算学习更多国际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传播学理论、新媒体运营策略等,提升自己在对外传播领域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寻找机会与国内外的文化机构、媒体等合作,共同开展文化传播项目,将中国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发挥表率引领作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投入到国际传播之路。

Q1您独立经营的“中塞交流圈”等账号曾受到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您在中塞青年文化交流过程当中收获了怎样的启发?对我们如何向外国友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在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他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与塞尔维亚青年的互动中,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兴趣点各不相同,这让我明白在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在制作视频内容时,我会选取一些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引起共鸣的主题,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这些内容,让外国友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要积极与他们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

Q2有不少非语言专业的同学认为,没有学习相应的外语便没有“资格”参与到对外传播活动中,对于这些同学您有什么建议?

首先,可以从擅长的领域入手,比如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展现文化的魅力。在互联网时代,有许多平台可以展示自己,吸引外国友人的关注。其次,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即使语言沟通有限,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方式传递友好态度。同时,利用翻译工具和与语言专业同学合作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对外传播的能力。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这才是参与对外传播活动的关键。

Q3向外传播中国声音,任重而道远。您是否有什么建议能让我们更好地参与到对外传播的道路上?

要有效参与对外传播,首先,需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以便全面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其次,要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同时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有趣且深刻的内容,以扩大传播范围。再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人保持联系,借助他们的视角和经验传播中国文化。最后,要持续学习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

Q4参加大型国际活动也是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您曾在杭州亚运会中担任浙外志愿者学生领队,在志愿亚运的传播之路上有什么记忆深刻的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希望浙外学子在传播征程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们学校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多元的文化背景,大家应该积极利用这些条件。每一次与国际友人的互动,都是中国形象的一次展示。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建立联系。在传播中国文化时,保持真诚和自信,用真实而生动故事打动人心。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

言为信使,破中外藩篱,构寰宇桥梁

情为扁舟,载古今厚蕴,越碧浪重洋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

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开放的大门永远敞开

传播的征途仍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