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于辽宁省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曾说:“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当前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将雷锋精神中的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亲、崇德尚善,以及红色革命文化中的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等精神结合起来,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雷锋精神这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浙外学子们积极响应党和学校的号召,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发扬雷锋精神,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续写雷锋故事新的序章。
以雷锋之名,汇聚志愿暖流
春运志愿服务

2025年1月14日,为维系高铁站秩序,保障旅客们的出行安全,浙江外国语学院“小甜橙”前往杭州东站、杭州站、杭州西站、杭州南站四个站点,进行了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主动询问需要帮助的乘客,为乘客提供车票购买服务;他们为出站的乘客提供清晰指引,确保乘客能够顺利离开车站;他们热情洋溢,耐心细致地解答乘客的问题,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真正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微笑服务旅客,为春运工作的顺利展开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寒假期间,浙外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志愿服务践行青春担当。他们深入乡村,助力文化振兴,举办民俗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聚焦城市老龄化问题,走进社区调研,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提供引导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浙外学子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能力、服务社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也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与进步。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东语学院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西湖风景名胜区“传承雷锋精神 共筑暖心西湖”文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多语种专业优势,生动诠释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西湖欢迎你”多语种快闪,用五种语言向世界讲述西湖故事;开展“人人都是推介官”外语体验活动,带领游客感受语言魅力;接受媒体采访,展现团队多语种文化宣传风采;还精心设计了“文化盲盒”抽奖环节,内含西湖体验券、文化手册等特色礼品,为游客送上惊喜与温暖。学子们以专业赋能志愿服务,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为西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三月春风拂面,雷锋精神永驻心间。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中文学院以“浙青年•学雷锋”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三月春‘锋’暖,绿意满校园”活动。活动中,高幸同学以“青春志愿行,共富当先锋”为主题,深入宣讲雷锋精神,并分享了亚运会“小青荷”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此外,志愿者们还精心制作了校园无障碍地图,为行动不便的同学提供便利,并通过绿化校园行动,共同营造了一个绿色、整洁的学习环境。此次活动不仅让雷锋精神在校园内得到传承和发扬,也为浙外学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鼓励更多同学投身志愿服务,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国际商学院的同学们走进社区图书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分工协作,认真整理书架、分类图书、擦拭灰尘,并为社区居民提供借阅指引服务,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增添了一份整洁与温暖。活动结束后,学院特别组织了雷锋精神宣讲会,宣讲人围绕雷锋的生平事迹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向同学们讲述了奉献与担当的意义,激励大家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为社区贡献了力量,更深刻领悟了雷锋精神的价值,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风采。


艺术学院开设“艺海寻光•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雷锋语录,深入了解雷锋事迹,领悟雷锋精神;学院结合专业优势,发起“艺术凝情•勾勒雷锋风采”主题征集活动,鼓励学生以征文、摄影、绘画等多种形式记录新时代“雷锋”,思考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精神价值与行动意义;开展“艺心筑善•践行雷锋信念”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同学们积极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信念。
树立雷锋精神,弘扬无私奉献
志愿者感悟
23英师5班 苗金敏
良渚论坛志愿者
2024年,我有幸投身第二届良渚论坛志愿服务,从培训时的全情投入,到服务中的全力以赴,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雷锋同志说过:“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在论坛里,我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当嘉宾们围绕良渚文化热烈交流,让其深厚的历史价值与独特魅力充分展现时,我深感文化传承意义重大。我秉持着热情与耐心,为嘉宾答疑解惑、协调事务,正如雷锋同志所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每一次帮助他人后收获的感谢与笑容,都让我体会到奉献的快乐。这段经历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也将继续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文化交流的道路上,为弘扬优秀文化不懈努力。
24旅管全英1班 吴雨琦
献血活动志愿者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每一位无偿献血者,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他们的无私奉献,就像雷锋同志一样,不求回报,只为帮助他人。当我参加献血志愿活动,看着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血液的捐赠,更是一份生命的延续,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互助,看到了雷锋精神在献血志愿活动中的生动体现。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无私奉献的信念,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愿意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4科教1班 余柯敏
浙外心晴驿站志愿者
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它教会我们用点滴善行传递温暖,用真诚奉献点亮人间。在参与心理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雷锋精神与心灵关怀的深刻共鸣。无论是分发“心灵护照”时传递的关怀,还是组织“心晴驿站”打卡活动时搭建的信任桥梁,每一次倾听与陪伴都像雷锋日记中那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生动实践。
面对被情绪困扰的个体,我们以耐心化解焦虑,用同理心消融隔阂,这不仅是专业技能的运用,更是雷锋精神中“甘当螺丝钉”的默默坚守。看到他们舒展的眉头、重拾的笑容,我恍然明白:雷锋精神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它可以是倾听时的一句鼓励,是书写心灵箴言时的一笔温情,是预约功能室时的一份细致。这些微小却用心的行动,恰如春风化雨,润泽他人心田。
活动让我懂得,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不仅是助人为乐,更是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正如雷锋同志所言“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而我们在实践中磨炼的耐心与同理心,终将化作照亮他人前路的星火,让奉献与温暖在心灵深处生生不息。
24小教3班 陈艺冉
留下小学校外志愿者老师
踏入小学的校门,成为一名志愿者老师,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与责任感。那一刻,我仿佛踏上了传承知识与爱的桥梁,雷锋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雷锋精神,是无私奉献,是乐于助人,是用心去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面对那一双双清澈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像是待琢的璞玉,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雕琢。
在讲台上,我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地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与他们一同探索知识的海洋。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像雷锋精神一样,能够激励人前行、温暖人心的力量。课间时分,我们欢声笑语,共同编织着童年的美好记忆,那份纯真的快乐如此珍贵,也让我更加坚信,爱与陪伴是成长中最宝贵的礼物。
这段志愿之旅,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画卷,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用心启迪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用爱陪伴他们茁壮成长。同时,我也深刻感悟到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它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扮演何种角色,都应该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他人,去传递正能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雷锋精神,用我的知识和爱心,为更多的孩子点亮前行的道路。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奉献的力量正跨越时空
穿梭在浙外的校园里
汇成一道道美丽的“锋”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