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暖阳,学子归来。5月15日至17日,浙外迎来非毕业生返校。为了保障学生安全返校,浙外上下全力投入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中,将准备工作落小落细落实,将温暖关怀送达每一位学生。在此期间,志愿者为本次返校“大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的精心准备,老师的热情服务,学生的满意点赞,各位家长的放心,这些都和志愿者师生们连日来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志愿者与大家合作了一支怎样的“返校进行曲”?精彩剪影待你解锁。
老师们在这场返校工作中默默奉献,看看他们怎么说: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一个党员一面旗,于细节处传递温暖
“在特殊时期需要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有责任投入到为他人服务的行列中。”英文学院郁伟伟老师多次主动参与开学返校志愿服务工作,热情迎接毕业班同学返校。
5月2日当天,气温一度达到30度,雅仪苑2幢附近草木葱茏,蚊虫颇多。郁老师贴心为同学们准备了驱蚊器、花露水、消毒湿巾等物品。看着同学冒着烈日托着行李来往于宿舍和校门之间,老师十分心疼,撸起袖子上前帮同学们搬运行李箱。当得知部分同学行李较多时,他及时帮助联系校车运送。到了夜间,其他志愿者继续接力服务,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在浙外蔚然成风。郁老师感慨道:“浙外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老师爱学生,学生爱学校,他们都是新时代的担当!”
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毕业学子最后一次“保驾护航”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在上好每一堂课程的同时,总想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返校开学期间,东语学院刘彬老师主动参与到宿舍楼报到点值守工作中,负责为学生测量体温等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刘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毕业生拉好几个行李箱吭哧吭哧走在路上,繁重的行李加上闷热的阴雨天,为毕业生离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刘老师主动上前帮助同学搬运行李,还把私家车开来帮忙搬运行李。刘老师笑呵呵地说道: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对母校留下一个温馨的难忘的印象。
“走在美丽的浙外校园,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大家通过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所营造出来的一种秩序井然的氛围。”刘老师认为这是大家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一种积极的表现,这也正展现了我们浙外师生在关键时刻团结互助、共同奋斗的良好风貌!
浙外形象,师生同护
“我只是志愿者队伍中小小的一份子,听从学校的指挥,真正困难的是全校的动员工作、整体的协调工作。”中文学院的温涵老师多次主动积极地报名志愿者活动,开学返校工作的三天里,他负责的是东站接站工作。在志愿者活动中最令他感动的,都是一件件“小事”:因为堵车,接站校车无法准时到达接站点,让同学们等待了一段时间,“大家没有任何躁动,都很自觉、很有纪律地在接站点排队接受测温扫码等检查,无需提醒。”在场的其他学院的计老师也主动来帮忙。在接站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身穿厚实的防护服在炎日下奔波,热吗?累吗?“这些和前线的医生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因着这次的体验,更能体会到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劳。”温老师动情地说道,这一件件“小事”体现的是浙外人高度的凝聚力和良好素养,浙外的形象由我们大家共同维护。
在楼梯间往返数次搬行李的大力吴老师
“这是一个老师的义务,老师有义务关爱同学,服从学校的安排。”吴正阳老师是教育学院2018级小语2班的班主任,他主要负责学生返校报到中宿舍楼门口的把关工作。他所在的雅致苑4幢值班点刚好是所带班级女生的宿舍楼。 “我和室友两个大行李箱,吴老师左手右手拎着我们的行李一口气搬上了六楼……最最最感谢班主任吴老师!” 回到宿舍,2018级小语2班的姚之忆同学发了一条朋友圈对吴老师表示感谢,这一幕场景也印在了同学们眼里,暖进了同学们心头,引得大家频频点赞。而这,不是唯一的一趟,他这样的“操作”在一天里重复了无数次,学生纷纷在朋友圈表白吴老师:这是最好的班主任!要给吴老师加“鸡腿”!评论里同学们羡慕地表示:这样的老师给我来一打!
(左二:吴老师)
凌晨三点的浙外,我接学生归来
“就是为学生返校工作出一份力吧!其实很多学生和老师也都是放弃了周末或平时休息时间在做志愿服务,我就是在做跟其他人一样的工作!”5月16日凌晨的接机工作是由电商学院、科技学院副院长吴晓老师负责的。事实上,她从5月15日晚上九点就来到萧山机场,到16日凌晨三点,她总共将18位返校学生平安送上了3个班次的校车。由于夜间返校同学、行李较多,当最后一批同学上车之后,吴老师才独自带着部分同学的行李打车返校。萧山机场到学校这段路上,摇曳的月光透过车窗洒进车内,路灯摇摇晃晃。昏暗的车厢内,同学们疲惫地依靠在椅背上小憩,与此同时,杭州深夜的出租车上还有一位老师正打起精神扛起责任独自与月光作伴,只为保障学生们安全顺利到校。回校之后,老师把行李送到每个同学手中,还千叮咛万嘱咐大家回寝室早点休息。凌晨3:40一切安排妥当,这个漫漫长夜的接机故事才暂告一段落。
(左五:吴老师)
我们迅速反应处理突发事件
“好久不见同学们,想见他们,也想帮他们。”艺术学院陈海平老师在这次志愿服务中主要负责雅致苑1号楼报道点值守。在值班过程还有一个小插曲:16日下午,2018级艺科2班王同学,返校后在寝室楼内不慎摔倒,膝盖受伤出血。学生联系辅导员之后,辅导员因为在外接站不能赶到现场。正在值班的陈老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处理,帮助学生紧急联系保卫处和校医,将学生送上校车就医。将学生安排妥当之后,陈老师又立马回到岗位继续值班。“学校十分关心同学们安全,反应迅速,让学生很放心,也让我们老师很感动。”
“不论一路上风景多美,人才是最美的风景!”陈老师表示,前段时间返岗复工后,同学们还没有返校,走在校园里总是会感觉冷冷清清,现在大家回来了,整个校园又重新绽放了活力。
还有许多学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积极助力浙外学子平安归来。
传递温暖, 行动在路上
从社区志愿者做到校园志愿者
“从社区志愿者到校园志愿者,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他人。”疫情期间,西语学院2019级西语1班孙恺文、姚博文两位同学都觉得与其‘闲置’宅家,还不如将自己投入到为大家服务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由于疫情爆发初期还是寒冬,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早起问题,“一开始要设置多个闹铃才能把自己从暖和的被窝里拉起来,慢慢地大家就适应了早起值班为社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的日子”;还有在户外值班时,寒风刺骨,但他们选择默默无闻继续坚守岗位。有了社区服务的经验,他们对学校返校志愿服务适应得尤其快,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测量体温、扫码、去车站接同学返校等。这些工作虽然看起来容易,但可能一个简单的动作,他们都要重复无数次,甚至有时候忙得都顾不上吃饭。
孙恺文同学回忆说温暖是会传递的,之前在社区做志愿者时,附近的水果店老板骑着车给工作人员拉来了两箱橘子并赞扬了他们。尽管他和其他志愿者一再婉拒,但老板仍执意要留下橘子,并急匆匆地离开了。对姚同学而言,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还有帮助他人后所收获的每一个肯定的眼神、每一句真诚的道谢,都给他带来了许多的感动。
(孙恺文)
(姚博文)
对待工作就要全力以赴
“作为学院的团委书记副助理以及入党积极分子,有必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大家做出贡献,一旦成为一名志愿者,便再没有后退的余地,对待工作必须要全力以赴!”这是经旅学院2018级国商4班方嘉颢同学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
那三天,他一直坚持在返校服务工作的岗位上,参与接站、宿舍楼值班,负责学院志愿者的召集、排班等工作。手机几乎不离手:14号接站前一晚反复和司机沟通出发时间,对于同学出现的突发体温异常问题,及时沟通联系,协助辅导员、校医沟通解决。15号,刚结束在东站的值班,脱下身上闷热的防护服,匆忙扒了几口饭,就又重新坐在电脑前,进行返校值班信息统计。面对一张张表格还有不断涌入的钉钉和微信工作信息,有时候他也确实会被冗杂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腰酸背痛,但在稍作休整之后,又立马精神抖擞地再次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之中。
(右一:方嘉颢)
(左一:方嘉颢)
你们都说这些天的工作没什么,只是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做了应该做的,殊不知,你们只是把对浙外的爱默默地放在了心里,你们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返校如“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