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专区 > 正文

“践行新思想‘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实践小分队赴延川开展红色寻访实践活动

作者:团委  发布时间: 2018-09-18  点击:

中国青年网延安8月2日电(通讯员 徐赟瀚 吕悦)7月13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赴延安市延川县开展“践行新思想‘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实践小分队结束了送教活动,队员们在指导老师毕莹和延川县教研室主任孙延东的带领下,开启了寻访梁家河红色之旅。

此次红色寻访包括梁家河村、文安驿古镇、路遥故居和延安革命纪念馆,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奔向那一处处令人无限向往的红色圣地。道旁的树木郁郁葱葱,远处的窑洞若隐若现,独特的山貌引来赞叹声连连,黄与绿交替出现,互相点缀,互相映衬,别有一番风味。还未抵达红色圣地,延川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便已扑面而来。一路上随处可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传语,不禁使队员们对这片写满红色历史的革命老区肃然起敬。

111.jpg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博文 摄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路遥故居。不大的院子里有一尊路遥先生的雕像,雕像旁是两棵大槐树,古人认为“槐,就是望怀的意思,人们站在槐树下怀念远方来人,想与来人共谋事情”,此刻浙外青年站在槐树下,静静聆听路遥先生诉说黄土地的故事。

窑洞,是陕北劳动人的智慧,冬暖夏凉,此时正值酷暑天气,窑洞内却十分清凉,没有外界的燥热与喧嚣。窑洞里陈列着带有年代感的煤油灯、电话机、热水瓶、手电筒、收音机等,这些对于九五后的大学生而言都是那么的新奇。玻璃柜里展示着路遥的书信和文集,还有由延川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选编的诗歌集《延安山花》。

孙主任向队员们介绍,窑洞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已经裸露出墙壁上的麦秸秆,前几年延川还大都是裸露的高山,近十几年政府加大了绿化力度,因此山上的树木比较茂盛。

结束了路遥故居之旅,实践小分队出发前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知青上山下乡的地方——梁家河。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大多带着党旗,佩戴党徽,追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段知青岁月。随行的陕北老乡和实践队员们亲切地交谈,深深地感受到了陕北老乡的善良淳朴和对黄土地走出了习大大的自豪之情。

知青井、沼气池、铁业社、打谷场、代销铺、缝纫社、知青旧居……梁家河还保留着当年知青下乡时工作生活场景的原来面貌。村史馆的墙上赫然印着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句话:“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父老乡亲永远是我的牵挂,多少次让我魂牵梦绕!”款款深情在这句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禁令人为之动容。在文安驿古镇中,一墙壮观的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七年在延川县下乡北京知青名单深深地吸引了队员们的眼球。名单上工工整整地篆刻着当年下乡知青的名字,习近平总书记的名字亦在其中,队员们再一次追寻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川留下的足迹。

222.jpg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博文 摄

寻访梁家河红色之旅虽已结束,但是革命圣地的红色文化为队员们带来的思想洗礼及文化渗透已深深地化为其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尽管寻访路途奔波疲累,但是实践队员们的心灵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与净化,对红色革命圣地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厚,对“践行新思想‘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活动内涵的领悟更加深刻。作为当代青年,队员们定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忘初心。